近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主持編撰的移動互聯網藍皮書《中國移動互聯網發(fā)展報告No.8(2017)》正式發(fā)布,。其中,,《2016年河北省“互聯網+”發(fā)展報告》(以下簡稱為《報告》)被藍皮書收錄。
《報告》里有哪些干貨,,快來看看吧,!↓↓↓
2016 年,,河北省“互聯網 +”工作普遍展開,,各相關廳局單位都能夠按照《河北省人民政府關于推進" 互聯網 +" 行動的實施意見》的要求,,制定相關工作實施方案, 研究制定互聯網信息技術與業(yè)務深度融合的具體政策措施,, 在制度建設,、平臺建設、特色工作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
河北省"互聯網+"工作的基本情況
一,、主要做法
1、以基礎平臺建設為重點,,建設“互聯網+政務”服務體系
——省公安廳建設了互聯網交通安全綜合服務平臺,。
——省衛(wèi)計委將基層醫(yī)療衛(wèi)生機構管理信息系統項目建設方案升級為"河北健康云"項目。
——省工商局大力實施"互聯網+工商"行動,,創(chuàng)新工商行政管理(市場監(jiān)督管理)服務模式,。
——省教育廳成立"河北省教育資源中心",實現全省優(yōu)質數字化教育資源共建共享,。
一一省供銷社相繼建設并運營"農交匯""八方聯采""云供銷""農村產權交易"等四個省級專業(yè)"互聯網+"平臺,。
一一省工行總行構筑起了"三平臺、一中心"互聯網金融整體架構,,系業(yè)內首家,。
一一省婦聯籌建了河北省巾國手工旅游產品大網數據平臺。
一一省工信廳重點推進"互聯網+協同制造",,加快發(fā)展大智移云,。
2、以便民服務為突破口,,深入推進"互聯網+政務"
一一省檢察院著力構建"1云,、2中心、3體系,、4網絡"的具有河北特色的大智移云工程,。
一一國家統計局河北調查總隊推出各專業(yè)聯網直報系統。
一一省國稅局確定了“互聯網+稅務”的建設目標,、指導思想,、組織架構、建設內容,、實施計劃和保障措施,。
3、以制定標準為保障,,提升"互聯網+政務"工作的整體水平
一一省民政廳與省財政廳聯合建立河北民政各業(yè)務及元數據標準規(guī)范,。
一一省人防辦自主研發(fā)了"河北省人防工程質量監(jiān)督管理信息系統"。
一一省高院自主創(chuàng)新研發(fā)了審判風險防控系統。
二,、主要經驗
1
加強組織領導是保障
"互聯網+"是一項跨界和融合性突出的開創(chuàng)工作,,必須整合資源、整合力量,,統一規(guī)劃,,做好頂層設計。為此,,加強組織領導是推動這項工作開展的重要保障,。在實際工作中,河北省地稅局,、食藥監(jiān)局,、省教育廳、省安監(jiān)局等多個部門在加強組織領導方面采取了多種措施,,取得了可喜成效,。
2
頂層設計是引領
在實際工作中注重以科學、系統的論證為依據,,制定出統一的長期的總體規(guī)劃方案,,分步分期實施,扎實推進,,避免一哄而上,、隨意改變的短期行為,才能引領"互聯網+"工作健康有序發(fā)展,。在這方面,,河北省質量技術監(jiān)督局、省國資委取得了豐富經驗,。
3
橫向聯系做拓展
在更大范圍內整合資源,,促進"互聯網+"上層次上水平是推動這項工作持續(xù)深入的有效途徑。在這方面,,河北省農業(yè)廳,、省司法廳、省信訪局,、省移動公司也探索了行之有效的經驗,。
三、初步成效
總的看來,,河北省在“互聯網+”建設方面開局順利,,措施得力,取得了可喜成效,。黨委系統主要集中于建立新媒體矩陣,,實現網上辦公和搜集民意等工作;職能廳局主要是選準突破口,實現互聯網與本職業(yè)務的深度融合,,均取得初步成效,。
一一省紀委利用互聯網暢通群眾舉報平臺。
一一省商務廳打造了一批在全國有影響力的電商交易平臺,。
一一省農行以"農銀e管家"電子商務服務平臺為抓手,全力推進“互聯網+三農”服務,。
一一省食藥監(jiān)局建設了省市縣三級專網建設和視頻指揮系統,。
一一省地震局建設了省級活斷層探測與地震危險性評價數據庫和河北省城市活斷層探測與地震危險性評價信息服務系統。
一一省文化廳指導河北博物院開發(fā)的"360度全景虛擬博物館"項目,。
一一省審計廳建立了大數據分析平臺,、審計項目管理平臺、審計指揮平臺,,走在了全國前列,。
一一省高院自主研發(fā)的智審系統,受到最高院領導的好評,。
主要問題
由于"互聯網+"各項工作正處于起步階段,,各單位職能各異,"互聯網+"的基礎不同,,尤其在人才,、資金以及認識方面存在差距。
認識有待提高,。一些單位和地方對于"互聯網+"的理解還存在片面性和表面化問題,。
資源需要整合。各廳局或地方各自為戰(zhàn),,全省相互貫通的網絡體系還遠遠沒有建立起來,。
人才需補短板。河北省"互聯網+"高端人才明顯不足,。
對策建議
加強對"互聯網+"建設的頂層設計和協調指導,。
促進省直各單位"互聯網+"應用和數據資源在更高層次的共享。
制定"互聯網+"建設安全規(guī)劃,。
創(chuàng)新工作機制,,加強橫向交流。
加強"互聯網+"高端人才引進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