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贈儀式現場
人民網海南頻道瓊海11月15日電(記者 毛雷)11月15日上午,,南海之約:講述南海漁民自己的故事——潭門漁民文物捐贈儀式在瓊海潭門舉行,國家南海博物館籌建辦為潭門當地漁民代表頒發(fā)證書,。據了解,,瓊海潭門本地漁民為國家南海博物館捐贈了832件文物。
據國家南海博物館籌建辦主任陳江介紹,,國家南海博物館從2015年11月28日奠基,,今年4月底動工建設,項目規(guī)劃建筑面積7萬余平方米,,展陳面積約2萬多平方米,。國家南海博物館是海南省委、省政府貫徹落實“一帶一路”戰(zhàn)略,,以和平,、開放、包容,、互信,、互利精神為主旨,通過展示南海人文歷史,、南海文明,、南海自然資源及生態(tài)、中國南海文化遺產保護以及與南海周邊國家友好交往,,體現海上絲綢之路是友誼之路,、經貿之路、文化交流通道,,是服務于“一帶一路”,,服務于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服務于博鰲亞洲論壇的展館和文化交流平臺,,對于宣示南海主權,,保護南海文化遺產,弘揚優(yōu)秀傳統文化,,增強國民海洋意識,,加強愛國主義教育,,促進海上絲綢之路國家、民族,、文明間的交流與合作,,具有重要意義。
國家南海博物館籌建辦自今年7月成立以來,,在海南省文體廳的指導下,,強化主動對標的紀律意識,一刻也不耽誤地推進土建工程,,協調施工方,、項目管理方、建筑設計方等單位保證項目順利進行,,協助瓊海市做好周邊配套設施,。目前,項目建設嚴格遵守科學施工規(guī)范,,工人克服臺風等不可抗拒的自然影響,,加班加點,確保優(yōu)質高效完成施工進度,。
在緊抓項目建設的同時,,國家南海博物館籌建辦同步進行業(yè)務建設。強化行勝于言的效率意識,,全力以赴推進展陳和文物征集工作,,確保業(yè)務建設與項目施工同步進行。
陳江透露,,國家南海博物館將設立漁民展示專區(qū),。經過一段時間走訪,經過深入動員,,昌文村,,灶坡村、草塘村,、富港街的10余戶漁民決定無償捐贈,。目前,我們已經從潭門漁民手中征集到六大類832件珍貴文物涵蓋陶器,、瓷器,、琉璃、金屬,、雜項,、石器等類型。
此外,,目前國家南海博物館文物征集工作已初見成效,通過征集和社會各界的捐贈,目前已經收集到文物及相關的文物標本近7萬件,,可基本滿足展示需要,,征集到的文物以歷史文物和水下文物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