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18年,,“山東哥哥”幫孩子走出山區(qū)
1982年出生的隋剛,是淄博市張店區(qū)體育場街道金喬社區(qū)的一名普通居民,,從過去在工廠打工,,每個月幾百元工資,到現(xiàn)在自己跑運輸生意,,每個月3000多元工資,,雖然生活并不富裕,,但有一件事他卻一直堅持,那就是給貴州山區(qū)的孩子獻愛心,。
從2002年至今,,隋剛個人長期資助12個貴州學生完成學業(yè),與友人籌集資金近40萬元在貴州省建成希望小學,,牽線搭橋組織愛心捐贈,,為貴州山區(qū)學校送去上萬件圖書、文具,、衣物,。
提起第一次產生資助山區(qū)孩子上學的想法,隋剛說那既是偶然,,也是必然,。“2002年,我在電視上看到貴州麻江縣貧困學生羅秀在艱苦環(huán)境中努力學習的故事,,很受觸動,。”隋剛說,自己也在農村長大,,兒時的生活同樣貧苦,。他從自己微薄的工資中拿出200多元現(xiàn)金,寄給了遠方的羅秀,。此后,,他便一直資助羅秀。
隨著與羅秀的書信往來,,隋剛對大山里孩子的生活狀態(tài)有了初步的認識,,并在之后幾年前往貴州,看到了孩子們的生活環(huán)境,。“當時去貴州山區(qū)很受震撼,,山區(qū)里的許多人一輩子沒出過村子,自己帶去的糖和果凍,,那里的孩子根本沒見過,。”
從這之后,隋剛下定決心,,盡自己最大努力幫助更多孩子完成學業(yè),,走出大山,看看外面的世界,。
在與自己資助的孩子通書信時,,隋剛很少用本名,更多的時候,,他選擇用“山東哥哥”這個化名來代替,。“我是誰不重要,,重要的是讓孩子把書讀好,‘山東哥哥’讓孩子們知道我來自哪,,也體現(xiàn)了山東人的實在和熱情,,這就足夠了。”隋剛說,。
“孩子們的成長,,讓我感到人生很有意義”
多年來積攢的一張張顏色、大小不同的匯款單,、轉賬單,、快遞單,被細心的隋剛整理在一起,。這些寫有或多或少數額的單據,是一名普通人關愛貴州山區(qū)貧困學生的見證,。18年來,,隋剛資助的孩子們陸續(xù)完成了學業(yè),走出了大山,。
1998年出生的張?zhí)m馨和田這,,曾是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臺江縣民族中學的學生,也是隋剛資助的兩個學生,,如今兩人都已進入大學就讀,。“他們兩個家庭都很困難,父母生病,,兄弟姐妹輟學的很多,,知道他們的情況后,我每年都給他們寄生活費,,還有文具,、書等學習用品,一直到現(xiàn)在讀大學,。”隋剛說,,看著兩個孩子走出大山,上了大學,,自己內心也是說不出的高興,。
“自己原先對這位‘山東哥哥’并不了解,只知道他是個好心人,。后來,,慢慢了解了,才知道哥哥的生活并不富裕,,但卻一直在堅持幫助我們,。”張?zhí)m馨和田這告訴記者,,上大學是他們第一次走出大山,看到外面的世界,,而這一切要感謝隋剛的幫助,。雖然接觸并不多,但這位“山東哥哥”的一言一行,,也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自己,。“畢業(yè)后,我也會努力回報社會,,向‘山東哥哥’一樣,,為社會奉獻自己的微薄力量。”張?zhí)m馨說,。
隋剛多年來對貧困兒童資助的故事感動了身邊很多人,,也讓他收獲了不少榮譽稱號。面對榮譽,,隋剛卻沒有失去自我,。“我自己所做的一切并沒有什么,能為孩子做什么才是我最在乎的,。孩子們的成長,,是我最開心的事,而幫助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看到外面的世界,,讓我感到人生很有意義。”談起18年來的堅持,,隋剛的語氣樸實而堅定,。
從一個隋剛到數千“山東哥哥”
不僅自己助學,隋剛常常把貴州的情況告訴身邊的朋友,,不少人被隋剛的行為所感染,,也加入了資助山區(qū)兒童的隊伍。18年來,,“山東哥哥”早已不只是隋剛一個人,,而成為一個自發(fā)形成的公益組織,目前“山東哥哥”的隊伍已近4000人,,累計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幣上百萬元,,結對資助貧困生超過3000名。
“我從來不會搞募捐,,而是牽線搭橋,,讓資助者直接給孩子們捐款。”隋剛說,,現(xiàn)在每年去貴州,,都會有同樣心系山區(qū)的好心人同行,。最開始,一行人每次前去助學時都無法當天返回縣城,,只能在村里存糧食的茅草屋湊合一宿,。當地村民為了讓“山東哥哥”有地方住,東拼西湊了一些木材,,用三年時間,,建起一座小木屋。如今,,位于貴州臺江縣革一鎮(zhèn)那座名為“山東哥哥助學工作站”的小木屋,,成了山東、貴州兩地愛心傳遞的紐帶,。
“十幾年來,,愛心人士的隊伍一直在不斷擴大,‘山東哥哥’這個稱號,,在貴州當地很多山村里被人知曉,。當地一些七八十歲的老人,見到我們來獻愛心,,也管我們叫‘哥哥’。”隋剛說,,如今的“山東哥哥”早已成為一個愛心符號,,這其中既有企業(yè)家、海外華僑,,也有工薪階層,、農民工。因為對于獻愛心而言,,不需要區(qū)分地域和身份,。
記者在隋剛居住的淄博張店區(qū)體育場街道各社區(qū)看到,愛心捐物已成常態(tài),。當地街道辦事處根據隋剛實地采集的信息,,定期組織轄區(qū)居民進行愛心捐贈。“獻愛心是利己利人的好事,,我們向隋剛學習,,不是在口頭上,更要行動起來,。”淄博張店區(qū)體育場街道柳毅社區(qū)居民曹瑾說,。
如今,重新審視18年來走過的路,,隋剛的選擇依然堅定,。“雖然我的生活并不富裕,,但幫助更多孩子通過學習改變自己的命運,讓我感到有意義,。這條愛心之路,,今后不但要走下去,我還要呼吁更多的人攜手相伴,。”隋剛說,。
相關熱詞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