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天文學會會員,、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史志成介紹說,中秋當天,,日落不久,,恰似玉盞的明月從東南方天邊冉冉升起,拋灑出清水般的銀光。
“日落后兩小時是賞月的好時機,。此時的月亮溫婉可人,,靜謐安詳,很容易讓人浮想聯(lián)翩,。如果用肉眼細觀月亮,,可以看到月亮表面有些地方較明亮,有些地方較暗淡,。這些明暗交錯的圖案,,給人們豐富的想象空間……嫦娥、玉兔,、吳剛,、桂樹。捧一輪月華入懷,,上九霄遨游月宮,。”史志成說。
隨著時間的推移,,子夜時分月亮運行到正南方天空,。這時月亮的地平高度達到整夜最高,萬籟俱寂,,“皓月頂空照”,,別有一番味道。
在我國,,人們喜歡賞月不僅是為了觀賞明月之美,,更是喜歡通過用賞月這種方式來寄托對遠方親友和家鄉(xiāng)的思念之情,抒發(fā)自己的人生感悟和對美好理想的憧憬,。也正因為如此,,頌明月之詩,望月抒懷之作,,名篇迭出,,傳誦古今。
“人們在中秋賞月時除了要放飛自己的想象外,,不妨在文人墨客留下的浩如煙海的詠月名篇中采擷一首,,輕輕吟誦,在字里行間感受中秋節(jié)深厚的文化內(nèi)涵和中秋月的獨特魅力,。”史志成說,。
家是最小“國”,國是最大“家”,。史志成建議,,在這“月臨天宇玉乾坤”的美好時刻,,人們不妨走到戶外,小路上,、石橋邊,、田野里、湖水旁,,遙望中秋月,,追尋家國情,祝華夏騰飛,,愿祖國富強,。
相關熱詞搜索:
上一篇:“廊坊行”APP正式上線
下一篇:老師,您好,!